统一身份认证温大主页怀念旧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马院 >

首页

媒体马院

人民论坛网:【思政实践】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内生”

作者:时间:2021年10月08日 09:01阅读: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了各门课程、各个领域共同引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改善教师认知和教学方式、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内生”,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不断完善,是当下推行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思政“内生”——思政元素挖掘的核心要义

课程思政,是在教育体系中,各学科、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育人”是根本,大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是当今高校推行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全方位体制改革,也是当下推行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增设一种课程,而是一种深入发掘课程潜在育人意义的教育理念,是一项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协作的工作,旨在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嵌入教学内容,使高校各个学科都发挥潜在的育人作用,以弥补仅依靠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教育方针,引领大学生体察党情、关注民情,坚定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当下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协同作用的思政教育体系,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一个完整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长期以来,各高校教育都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分化的局面,思政教育仅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需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使各门课程一体化协同教育,共同发挥作用。全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无疑是“主渠道”、“正面战场”,而专业课程在高校课程中是占比最大的,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技术深度、课程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组需深入了解课程发展史、行业发展史及专业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以理念育人、价值塑造为本的教学方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的隐形价值塑造,完善知识、能力、价值的全方位提升。

除去思政课程外,理工科专业课一直是思政教育的短板,大多专业课都更重视理论和技术教学而忽视了思政元素的发掘。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培育出一个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才是大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期,尤其需要有知识、有道德、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对于专业课而言,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依然是重中之重。

课程思政,依旧是以“育人”为目标,贯彻“思想观念育人”的方针,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开展工作,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任务、一个工作指标。课程思政长远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高质量人才补充一定是至关重要的,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各教育人员都需要对其拥有充分全面的理解,并加以实施。

课程思政元素应避免的问题

课程思政,与传统课程依然存在着较大差别,对学校和老师的传统认知也有着很大的挑战。首先,发掘知识领域的思政要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教师而言存在难度;其次教师已习惯了专业课程的教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也存在难度。对课程思政目标的不理解、对评价体系的不明确,导致了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课混为一谈等问题。

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也是教师最难克服的问题。一些专业课教学老师对思政教育并不熟悉,也不擅长,很容易走入单一性地将思政元素突兀融入课堂的误区。对此,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白,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和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是不一样的,此处的思政,是价值观念的传输,是做人方式的引导,教师需要深入领会课程思政的目的,是通过专业课程的教授达到“育人”的目的,无论是结合专业知识向学生传递行业规范,还是将爱国爱家的理念融入课程本身,都是人生观的传输,都是课程思政的要义。

实现课程思政“内生”——教育建设必由之路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一个大变革。对于这一变革,首先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应建立全套全方位的联动机制,国家、学校、学院、教师都应积极响应和配合。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出台针对课程思政的政策,健全管理体系,为课程思政的实行提供经济和制度保障。

各学校学院都应紧跟政策,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一支优良的领导组和教师团队。思政建设,是整个教育部门、学校的工作,学校各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课程思政服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细化教学考察目标,也可内部设立奖惩制度作为激励,同时完善教学设施等。学院也应积极配合,为学校培育优秀的思政建设人才,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着重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思政建设责任担当,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素养。教师要有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心,细化任务,避免“完成任务”式的教学。

在保证政策和教师的前提下,一套完备的思政教育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遵循课程本身规律,实事求是。其次,应按照不同课程分门别类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分清不同类别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重点,进一步细化工作重点,结合各门课程的特性对现行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

由此可见,依照不同地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不同教师、不同课程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将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课堂,通过自身的态度、思维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入引导。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做到国家、政府、学校三者缺一不可。教师也应改善思想观念,注重发掘课程内在思政元素,内嵌式进行思想教育。(作者:温州大学 程家怡  孙秀丽)

【项目情况: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关链接:http://www.rmlt.com.cn/2021/1008/627220.shtm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