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周易》思想与温州经史传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周易学会2025年会在温州大学隆重召开
作者:时间:2025年11月06日 15:22阅读:
2025年11月1日,由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温州市国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周易》思想与温州经史传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周易学会2025年会”在温州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社团组织的百余位易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专家,共同探讨《周易》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内在渊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研究会在副会长林兴峰、俞美玉、金大翁的带领下,2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温州大学党委书记钱强在开幕致辞中,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精神,强调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意义。他指出:“《周易》蕴含的阴阳调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与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创业的精神品格一脉相承。”他期待本次研讨会能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入新活力。

温州市国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兴峰在致辞中分享了研究会五年来在国学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探索。他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运用周易的辩证思维应对变局,如何从温州经史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期待学者们的真知灼见能让古老经典焕发新的生机。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成为思想碰撞的盛宴、学术创新的摇篮、合作共赢的纽带!在《周易》“生生不息”的智慧指引下,凝聚共识,启迪新思,共同推动国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刘震教授,从历史维度梳理了温州与易学的深厚渊源。他回顾了东晋易学家郭璞以“北斗象城”理念规划温州古城的历史,阐述了永嘉学派“义利并重”思想与《周易》“利者义之和”理念的内在共鸣,认为温州模式正是周易“开物成务”精神的现代诠释。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刘震教授,从历史维度梳理了温州与易学的深厚渊源。他回顾了东晋易学家郭璞以“北斗象城”理念规划温州古城的历史,阐述了永嘉学派“义利并重”思想与《周易》“利者义之和”理念的内在共鸣,认为温州模式正是周易“开物成务”精神的现代诠释。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本次年会举行了闭幕式。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易学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周易》思想与温州地域文化的深度对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闭幕式上,多位学者强调,《周易》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对经典文本的考据与阐释,更在于将其核心理念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精神动力。温州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实践结合的典范,其经验表明,只有立足地域特色、回应时代需求,才能让古老经典真正焕发生机。

编辑:江胜义 审核:王兴文 稿件推荐与审核:朱振先 副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