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潮新闻:“文化+”与“+文化”:提振文化消费新浪潮
作者: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4:19阅读:
浙BA温州赛区
7月25日,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简称“浙BA”)温州预选赛第二场半决赛刚刚落幕。通过浙BA,浙江省正在下一盘农文体旅商大棋。浙江以双轮驱动模式(“文化+”模式与“+文化”模式),掀起文化消费新浪潮,为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注入澎湃动力。
文化+:当传统遇上跨界,浙江玩出新花样
在浙江,“文化+”的创新实践如繁花盛开,展现传统与跨界的无限可能。当文化与科技深度交融,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数字人点火仪式惊艳世界,良渚VR沉浸展带领观众穿越千年触摸文明的厚重。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数字文化产业增速超20%,彰显出“文化+科技”融合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发展潜力,持续为浙江“数字蝶变”添砖加瓦。
杭州亚运会数字人
文化和旅游的“双向奔赴”,更是打造出一场场文旅盛宴。乌镇戏剧节上,古老的青石板路与先锋戏剧激情碰撞,让古镇充满艺术气息;嵊州越剧小镇里,婉转的越音在粉墙黛瓦间流淌,游客沉浸式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绍兴黄酒节以文创雪糕、剧本游等新颖形式,让传统节庆重焕生机。文化为旅游赋予灵魂,旅游让文化得以远扬,两者相辅相成,交融之处皆是好风光。
制造业同样在“文化+”理念下实现突破与革新。义乌小商品不再只是简单的商品,而是成为承载文化的载体。东阳木雕联名盲盒年销量破百万,为制造业注入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灵魂,让“小物件”释放出“大能量”,正是“文化+”助力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枝”的生动写照。浙江以创新为笔,在“文化+”领域绘就精彩篇章,拓展文化消费新维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探索成果值得深入品味与借鉴。
文化消费新主力:Z世代为什么愿意为“情怀”买单?
在当下文化消费格局中,Z世代已成为核心消费群体。其“情怀”买单现象的背后是文化认同与追求的深度觉醒。“国潮热2.0”浪潮下,“文化自信”正深度融入Z世代的生活与消费选择。浙江汉服产业以全国三分之一的规模彰显国风雅韵,杭州丝绸企业“万事利”的敦煌联名丝巾承载历史厚重与艺术辉煌,这些“文化IP跨界融合”典范,让Z世代甘愿支付“情感溢价”,践行了“消费即表达”理念。
在体验经济盛行的当下,Z世代的消费需求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宁波“鼓楼剧本杀”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契合其对“深度交互”的追求。有位玩家在通关文牒上写道:“原来我们不是在消费故事,而是在续写传奇。”这种认知的嬗变,让龙泉青瓷工坊的窑火愈烧愈旺——年轻人把亲手烧制的冰裂纹盏称作“时光的指纹”,他们不再满足于购买器物,而要成为文明掌纹的延伸,诠释了“消费即传承”。
社交媒体普及让Z世代消费行为“社交化”。西湖“断桥相会杯”网红奶茶、宁波“韩岭美术馆”凭借文化意象成为“社交货币”,彰显“消费即传播”。Z世代愿为“情怀”买单,是多因素协同共振的结果,体现了“+文化”模式的巨大价值,有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新高度。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浙江如何打造文化消费生态圈?
在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的当下,构建活力与特色兼具的文化消费生态圈至关重要。浙江凭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走出示范之路。政府赋能成为撬动文化消费市场的有力“杠杆”。在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中,一方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为文化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与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精准投放文旅消费券,“点燃”民众的消费热情,带动文化消费全链条发展。
企业创新则是文化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老字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者”,在新时代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王星记扇子直播间“大师在线画扇”,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打破传统销售与传播局限,吸引大量粉丝关注与购买。这种创新模式成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不仅为老字号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浙江着力挖掘下沉市场潜力。丽水乡村春晚凭借其独特的乡村文化魅力,吸引大量城市游客,带动了民宿、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同时推进“浙江文化IP库”建设,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城乡文化资源,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催生“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创新消费场景。浙江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与城乡协同,形成全方位发展格局,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浙江经验,助力文化产业迈向新高度。
浙江在文化消费领域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了“双向赋能”的融合智慧。当“文化+”以开放包容之态与“+文化”的主动吸纳相遇,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展品,而是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生活场景。正如钱江晚报记者在采访中所说:“让文化从‘高高挂起’变成‘天天见’——浙江正在用‘文化+’的加法,做出消费升级的乘法。”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既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又使普通商业获得文化加持,最终绘就出一幅“文化润经济,经济养文化”的共生图景。
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99757&source=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