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身份认证温大主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论前沿 >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赵光辉 景丽宁:海南日报:增强文化认同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5:05阅读: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美好蓝图,其中,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落实“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创造的历史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认同,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比如,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之一。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以及“南海天书”《更路簿》中“守海即守土”的坚守,“南海青天”海瑞的廉洁奉公思想等,构筑起中华文化的价值坐标。这些思想追求为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提供了文化滋养,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征程上,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

弘扬革命文化,赓续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创造的红色根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孕育的文化形态,是各族群众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集体记忆,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革命文化凝聚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持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体现。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中关于全民族共同奋斗的内涵,推动革命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比如,革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从长征路上各族儿女并肩翻越雪山的生死与共,到延安时期“兄妹开荒”彰显的军民一体;从东北抗联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联合御侮的悲壮,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劳动赞歌,再到少数民族闹革命、主动寻找共产党的琼崖史篇,各民族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勠力,用鲜血与忠诚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壮丽史诗,凝聚起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共同意志。

又如,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琼崖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各族群众肩负起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

新征程上,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鉴往知来、守正创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揭示革命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让矗立在革命圣地中的纪念场馆、散落在历史长河里的革命文物、镌刻在文献档案中的英雄事迹焕发生机,成为指引新时代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灯塔,让革命文化融入民族血脉,激励中华儿女开拓进取,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创造的时代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展进步的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比如,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彰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克贫困堡垒;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五十六个民族守望相助,诠释了“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它从五千年中华文明沃土中萃取“最大公约数”,熔铸为各族儿女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在天山南北“互嵌式社区”中,在海南少数民族共富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本走向生活、将理念化为行动,编织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经纬,夯实最深层、最持久的文化认同根基。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赋予其新的实践要求,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汇聚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赵光辉系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景丽宁单位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大变局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态势演变与应对策略研究”(24BSH120)的阶段性成果】

网页地址:http://news.hndaily.cn/h5/html5/2025-10/29/content_58469_18997603.htm


友情链接